債務轉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:具有如下法律特征:債務是可轉移的,必須由當事人親自履行的債務不能轉移。約定債務轉移的以債權人同意為必要條件。產生了新的合同關系,轉移前之合同關系消滅,轉移后的合同關系產生。合同主體已經變更,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。
債務轉讓也可以叫做債務轉移,是由債務人將自己的債務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。因為債務轉讓行為關系到債權人的利益,所以法律對此作出了相關的規定。下面,我們就一起看看債務轉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。
債務轉讓的法律規定:
《合同法》第八十四條規定“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,應當經債權人同意?!?/span>
所謂合同義務的轉移,指基于當事人協議或法律規定,債務人移轉債務給第三人,由第三人取代債務人地位成為新債務人而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現象。該條規定的合同義務轉移制度為當事人約定債務轉移制度,具有如下法律特征:
(1)債務是可轉移的,必須由當事人親自履行的債務不能轉移。
(2)約定債務轉移的以債權人同意為必要條件。
(3)產生了新的合同關系,轉移前之合同關系消滅,轉移后的合同關系產生。
(4)合同主體已經變更,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。
相關閱讀:什么是債務轉讓
債務轉讓:是指在不改變債的內容的前提下,債務人將合同債務全部或部分移轉給第三人。
債務轉讓必須經債權人同意。
如果合同的成立需登記、批準的,移轉時也要經過登記、批準。
為了充分保障在債務轉讓后債權人的利益不受損,我國法律規定,債務轉讓必須要經過債權人的書面同意,否則的話轉讓行為不對債權人發生效力。以上就是律師123編輯根據法律規定整理出來的債務轉讓的內容,要是您還想了解更多法律方面的知識,請上律師123網站。
2019-10-31
2019-10-30
2019-10-29
2019-10-28
2019-10-24
2019-10-23